序言
十三五”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文艺园地百花竞放、硕果累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十三五”时期,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相继出台,艺术研究生态进一步改善。文艺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艺术研究程度进一步提高,艺术作品的整体质量显著提升。重大活动导向和示范作用进一步发挥,文艺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艺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在党和人民的各项事业中,文艺事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
“十三五”是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黄梅戏研究高地、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端智库的关键时期。根据《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及《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实施办法》制订本规划。本规划实施年限为2016年至2020年。
一、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勇攀艺术高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二)基本原则
——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艺术研究各环节。
——坚定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创作更多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黄梅戏艺术作品。
——坚持服务人民,积极歌颂人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生动展现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
——坚持继承创新,推动艺术发展。树立精品意识,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把创新精神贯穿于艺术创作生产全过程,提高文艺原创能力。推动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相辉映,提升作品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不断增强艺术表现力。
——坚持德艺双馨,引领社会风尚。牢记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牢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崇德尚艺,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
二、目标定位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黄梅戏艺术研究,根据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实际和发展目标定位,紧扣基地优势与特色,走自己的路,避开与学科相同研究基地的发展方向或发展路径,避免机械模仿和盲目追赶,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来发展并彰显基地特色和基地优势。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之路,在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三、重大任务
(一)科研任务
根据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规划的科研方向,积极申报科研项目,组织科研工作的实施,做好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打造以教授、博士等高职称、高学历人才领衔的科研团队,着力提升研究基地科研水平。围绕黄梅戏艺术研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积极组织和申报相关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科研课题,争取和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撰写研究论文,力争出更多、更好、更高的成果。
(二)人才培养
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学习教育,引导文艺工作者打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底,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多措并举,形成有步骤、有层次、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造就文艺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艺人才,建设一支德艺双馨、专业均衡、结构合理、数量宏大的人才队伍。加强艺术创作人才队伍建设。将艺术创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培养建设统一规划,推进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艺术创作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黄梅戏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和储备。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提升、引进、管理、保障与奖励等体制机制,推出一批黄梅戏艺术创作人才。制定艺术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与研究中心内外艺术院校合作,加大对编剧、编导、作曲等原创性、基础性环节和优秀创作人才的扶持力度。大力培养本土原创性人才,注重扶持基层文化机构创作人才培养。加强艺术创作实践人才和艺术理论人才培养。
(三)学科建设
以研究中心为平台,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黄梅戏艺术研究为基础,发挥区位优势、突出区域文化特色,鼓励学科融合与交叉,加强黄梅戏特色科研团队建设,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创新能力较强、治学作风严谨、学术成就突出的学术骨干,既重视基础一般科研成果,同时力争更高层次科研成果。加强对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科意识,活跃学科的学术气氛。积极培育目前已初步形成的学科形态,努力构建学科体系,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制度体系,逐步达到建立以学科为基本单元的学科建设组织构架。
(四)学术交流
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报告会、交流会、座谈会等,每年至少举办2次校内学术研讨会和学术报告会。邀请国内外知名黄梅戏专家学者莅临讲学交流,推动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与其他研究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学术水平的共同提高。建好研究中心网站,及时掌握科研信息,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研究,借助网络进行资料查询、信息交流和发布,使中心成为黄梅戏艺术研究和信息资源交流的重点平台。
(五)社会服务
进一步提升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面向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使科学研究产业化,提高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至少与2个以上的地方政府的对口部门、企事业单位有合作与服务关系。积极参与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各项大中型黄梅戏艺术活动与比赛,为黄梅戏艺术发展和推广提供力所能及的贡献,不断推动黄梅戏艺术又好又快的向前发展。办好重大艺术活动,为优秀黄梅戏作品展示、交流搭建平台。进一步扩大艺术活动的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促进黄梅戏艺术均衡协调发展。
(六)咨政服务
打造黄梅戏艺术研究高端智库。以国家急需、服务社会为导向,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等重大实践需求,提供高水平的咨政服务,完成有重大影响的决策咨询报告。
三、科研目标规划
(一)做好黄梅戏创作及表演研究
进一步加强黄梅戏艺术创作规划和资源统筹,不断提高创作组织化程度,发挥制度优势,形成集体创作、合力攻关的良好氛围。不断引导创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人民的实践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现实题材、革命题材、传统题材并重,紧紧围绕重大时间节点、重大国家战略和其他重大主题,突出选题的思想性、时代性,以黄梅戏剧本为研究对象,探寻黄梅戏的剧目创作、收集与整理;研究黄梅戏传统剧目和现当代剧目文本的思想、情感、结构、语言、人物等;进行剧本及文学创作,塑造具有时代意义、能教育人、感染人的生动人物形象。从剧本创作入手,落实创作责任主体,推出一批优秀新创作品,挖掘整理、复排提升一批传统(保留)剧目。全面提升艺术创作水平,勇攀新时代文艺高峰。
(二)推动优秀黄梅戏艺术传承传播
做好优秀黄梅戏艺术的传承保护工作,进一步推动优秀黄梅戏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办好各项艺术活动,集中展示最新创作成果,充分发挥优秀黄梅戏艺术作品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自信上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全面展示当代艺术创作成就。组织举办黄梅戏艺术节等系列节庆活动,开展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支持优秀黄梅戏艺术作品多演出、进基层,加强艺术普及,服务人民群众。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办好区域内艺术展演展示活动,积极建设跨区域艺术交流传播平台。用好现有文艺传播推广数字化平台,鼓励创新型演播平台建设,深化文艺院团与数字文化企业合作,推动线上演播与线下演出融合发展。
四、政策保障
(一)进一步完善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工作机制
进一步发挥好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统一指导和协调科学工作的职能,定期听取相关研究工作情况汇报,部署推进重大工作。要进一步把艺术研究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对艺术研究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形成学术委员会主任领导、委员分工负责、组织协调功能完善。
(二)进一步强化黄梅戏艺术研究事业经费保障
进一步加大对黄梅戏艺术研究的经费投入,确保相关社科理论研究、宣传普及、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更好地挖掘本地优秀黄梅戏文化资源。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体系。改进和完善经费的投入方向和重点投入领域,更加注重经费投入的“绩效导向”“成果导向”,集中资金重点支持有利于黄梅戏艺术研究科学发展的基础性项目和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重大项目。
(三)进一步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加大对黄梅戏艺术研究优秀成果表彰奖励力度。优化黄梅戏艺术研究优秀成果奖奖项数量,完善奖项设置。进一步改革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在各类成果评奖、人才推荐、项目评审、职称评聘等过程中,逐步建立健全以创新质量与贡献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改革完善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科学设置考核周期,鼓励科研人员长期耕耘、潜心研究,推动科研人员和团队从追求成果数量向更加注重成果质量转变。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防范教育与失信惩戒相结合的学术诚信机制,完善学术信用档案,引导研究人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弘扬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统一领导、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评估检查工作,并将规划实施情况纳入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督查。把艺术研究纳入重点工作任务,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履行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把好政治导向关。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要落实相关责任,要继续加强对相关工作的指导和协调,推动解决黄梅戏领域的重大问题,把好正确的方向导向,着力抓好重大黄梅戏艺术理论研究的组织实施;要统筹资源,积极推进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建设;同时要加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二)完善机制,加大资金保障
要加大对艺术创作的经费支持,用好各类专项资金和艺术基金。创新资金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及时通报规划实施进度,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实施。要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全面检验、改进、完善黄梅戏艺术研究工作相关制度,努力提升研究中心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加强规划项目的过程、流程和质量管理,有效进行项目实施过程控制。完善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宣传机制,形成畅通的成果报送和反馈渠道。构建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形成有效运行的咨询工作和知识普及系统。
(三)督促检查,强化任务落实
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和执行计划;明确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责任主体和实施进度,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检查评估,推动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梅戏研究中心
二〇〇九年一月一日